برای ثبت درخواست به انتهای صفحه مراجعه کنید.

法治實戰史 訟場如戰場 破金氏紀錄

Description:...

 本書共分為三篇共六章及一個附錄,以下分別介紹: 第一篇「行政法院訴訟戰」 共一章,為第一章: 第一章係本書最長的章節,介紹了廖先生爭取軍人與人性尊嚴的艱苦過程。廖先生為未曾分配眷村的老兵,面對眷村層出不窮的弊案與分配不平等,還有社會上以「錢坑法案」對老兵族群的污辱,廖先生以「放棄配舍權」挑戰國防部與行政法院。雖然最後敗在「民不與官鬥」的鐵律下,但其中的經驗可以讓進行行政訴訟的後繼者明白:當在訟場上時,原告的對手並不只有被告而已,訴訟中的「巧門」可說是無窮無盡。筆者則簡介一本書談到當今台灣司法的概況。 第二篇「具台灣史意義的審判」共三章,為第二、三、四章: 第二章介紹了廖先生代外省二二八烈士遺族向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請求補償的經過,面對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既把受難者當「烈士」又拒絕補償的行徑,廖先生予以嚴厲駁斥,相關訴狀內容十分精彩。筆者亦引用多方文件,對外省籍二二八死難者有一番討論與研究。 第三章介紹了廖先生代為請求白色恐怖賠償的經歷,並附上法院詳盡的裁判書。透過廖先生的努力與說理,終於使法院判給受害者應得的賠償。其中面對著檢察總長的駁回、引用大法官解釋、找到關鍵性證據…,這可說是小蝦米打敗大鯨魚的典範。 第四章是廖先生如何代為請求戰士授田補償的經驗。 第三篇老兵不死,為第五、六章: 第五章是廖先生素來關懷老兵的情懷紀錄,於現今的時代意義則可做為台灣邁入老人社會的借鏡,內含廖先生擬定的榮民照顧榮民、榮民服務榮民 基本觀念引導原則實施要點草案、九二長青聯誼會草案訴訟文件資料補充。 第六章第主要介紹廖青揚先生何以從退役軍人轉為明志工專職業倫理教育者,進而與法律結緣的因緣。 附錄是第一章的訴訟文件資料補充。

本書是繼「蔣介石的方舟」後又一著作,出版本書之因是筆者認為該書曾採訪的廖青揚先生,他精彩一生的故事如過去代替同袍、同鄉甚至或是僅一面之緣的陌生人打官司的人生經歷,實在值得與世人分享,故與廖先生共同完成此書。或許讀者認為,老兵打官司,有任何值得一看的價值嗎?故史學家黃仁宇其《萬曆十五年》提出所謂「大歷史觀」,認為看待歷史不應以短期來看待,但談明朝及中國之過去及未來,又是從「西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平平淡淡的一年。」這樣的平凡一年所談起,其論述亦從「由於表面看來是末端小節,我們的論述也無妨從小事開始。」立論。可見,小事不一定為小事。筆者認為,不妨以此「小人物」的一生,來思考中國近代史與台灣過去現在未來的變化。 黃仁宇於 「《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談到其於抗戰第二年便即輟學從軍,進入國民黨的成都軍校後成為國軍十四師排長,曾去印度、緬甸前線、上海、東北。未捲入內戰,卻認識當代很多左傾名流。到美國後,曾洗碗碟、作小工、被裁失業、被人歧視,歷經諸多滄桑後才寫下《萬曆十五年》一書。廖先生其一生經歷,與黃仁宇的過去相較,亦有諸多有趣可堪對照之處。廖先生尊翁在廣東為警察,後來時局改變後流亡至香港,廖先生為求學而成為流亡學生,來台卻變成軍人並劃為孫立人麾下的青年軍。後改配其他部隊,服役多年後因演習致傷退伍。退伍後一開始進入王永慶的明志工專工作,旋不數年即因人事傾軋被迫離職。工作期間曾想編著「王永慶說故事」一書,卻被告侵犯著作權(其實王永慶曾口頭答應此事)。離職後,毛遂自薦進入法律事務所,初以無償義務工作來爭取機會,並因自身努力成為事務所的「戰情分析師」,專職收集資料與分析。由於耳濡目染,經常義助他人代撰訴狀打官司,成就許多值得參考的案例…或許讀者疑惑,一介老兵的「小歷史」與「大歷史」何干呢? 廖先生來台係因國共內戰所致,蔣介石到台灣又與日本侵華、乙未割台、日本歸還台灣的歷史有關,這是從大歷史看。從個人的小歷史看,其個人參與的官司由於牽涉許多歷史事件,意義當然不同一般:例如廖先生撰狀打的官司中,有「申請二二八賠償」及「白色恐怖賠償」的案件,分別代表了國府來台後所造成的衝突及遺留台灣至今的傷痕。「戰士授田證」官司則代表了蔣介石治台的權力基礎與治軍的虛幻手段,至「戰士授田證」補償金的發放,則是「反攻無望論」被官方承認的折射。廖青揚先生與王永慶打官司,牽涉其集團的企業文化。台塑企業在台許多工安問題與污染、王永慶死後繼承權的爭奪,或許可由該官司略見一端。廖青揚先生近年來與國防部打眷村官司的訴訟,除說明現在台灣法治的「程度」外,也反映出國民黨的階級壓迫,更可看出國共內戰中,擁有美式裝備的國軍最後卻倉皇來台、為什麼對國民黨的階級鬥爭他們無法招架!而廖先生在訴狀中論理中帶批評,都十分精彩!換言之,筆者介紹廖先生一生中的幾個特殊官司,不只是法庭攻防,背後卻有許多歷史轉折與意涵:可以象徵中原易主的原因,也可以證明國民黨來台後放棄反攻大陸囈語的過去,還有台灣歷史傷痕的進一步詮釋及發掘…。由廖先生個人生命歷程中:父親去香港,母親留在大陸,自身來台而開枝散葉,個人在「亂世」中的渺小與際遇,都值得細細思量。 廖先生期許本書藉由探討這些司法案例,為台灣法制與法治做出努力,希望為台灣人民貢獻心力!以筆者個人言,廖先生對筆者宛如父執輩愛護,「蔣介石的方舟」一書目的是紀念父親,本書目的則是可透過這些官司,進一步看中國大陸與台灣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或許也可以從這些事件中看見其未來。筆者對這些案件與判決的觀點除了散見於本書相關論述外,並思考台灣民主法治建立之艱難,其健全發展之不易。《左傳》曹劌論戰一文談到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伐魯莊公時是否能夠一戰,魯莊公談到賞賜與祭祀,曹劌認為是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直到魯莊公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才說「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台灣司法敗壞,人民極低信賴,台灣的衰微與走下坡,或許正是亡於司法之手。 廖先生對筆者表示,此書對他而言是一本「畢業論文」,本書對筆者言則或許算是告別過去階段的「訣別書」。筆者父親自2007年過世至今已近7年,每當憶及他時心中總是哀慟。原來,親人的逝去對生者會造成如此巨大的傷口,至今仍不斷淌血 。聖經箴言說「憂傷的靈使骨枯乾」,信哉此言!然而,經過許多事後,個人思想有所轉變:不是每件事都能有答案,也不是每件事都能求得公義,想做的與能做的畢竟有所差距。每個人無論生命長短,終究有他她個人的旅程要完成。這路程無人可代替,必須自己走下去。當本書完成後,或許也代表筆者這一段路終究必須成為過去,無論有沒有其他人在意。若本書個別文章署名作者為楊書育時,該文就只代表筆者的意見,並不代表廖青揚先生有贊成或反對的意思,也不代表他「默許」,筆者並希望這是讀者們對本合著最基礎的基本認識。

Show description

* ایمیل (آدرس Email را با دقت وارد کنید)
لینک پیگیری درخواست ایمیل می شود.
شماره تماس (ارسال لینک پیگیری از طریق SMS)
نمونه: 09123456789

در صورت نیاز توضیحات تکمیلی درخواست خود را وارد کنید

* تصویر امنیتی
 

به شما اطمینان می دهیم در کمتر از 8 ساعت به درخواست شما پاسخ خواهیم داد.

* نتیجه بررسی از طریق ایمیل ارسال خواهد شد

ضمانت بازگشت وجه بدون شرط
اعتماد سازی
انتقال وجه کارت به کارت
X

پرداخت وجه کارت به کارت

شماره کارت : 6104337650971516
شماره حساب : 8228146163
شناسه شبا (انتقال پایا) : IR410120020000008228146163
بانک ملت به نام مهدی تاج دینی

پس از پرداخت به صورت کارت به کارت، 4 رقم آخر شماره کارت خود را برای ما ارسال کنی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