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序:不能坐视历史自我消失 黄子(文桥传播中心总干事) 享誉五百多年的马来民族英雄汉都亚(Hang Tuah),已在1999年从历史课本消失。从马六甲王朝灭亡迄今,马来民族英雄,屈指可数,如此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英名盖世的风流人物,既没后浪涌来,为何却和同代英雄如汉惹拔(Hang Jebat)等,一起被浪淘尽呢? 因此,网上言之凿凿:1998年当局请来一组国际专家,掘墓化验骨头,从DNA鉴定两位英雄,是中国人!是明朝派来保护马六甲苏丹的武士。既然是华人,立刻失去历史价值,无论几百年前他们对马六甲王朝的贡献多大,多么英勇地保卫国土和苏丹,也就只能一笔勾消。 此说,马来同胞在网上有异议,但未见当局澄清。因此,益发增加汉都亚是中国人的可信性。 在许多国家,凡政治上不正确的,历史都会重新编写,大马亦不例外。叶亚来纵使离我们不远,开辟吉隆坡的铁证犹在,地位也因此被颠覆。 大马教会在这片土地上,早在唐代马来半岛就出现景教徒的Settlements。明朝葡萄牙天主教在马六甲扎根、明末荷兰人占领马六甲,荷兰改革宗随之立足。以后英国人经营槟城和新加坡,圣公会即服侍信徒,也有福音工作;马礼逊以马六甲为向中国宣教的基地,基督教在马来半岛历史的发展脉络,绝大部份的基督徒,皆一无所知。除了马礼逊牧师及伦敦宣教会的事工,较多他国学者研究之外,其他大马教会的历史发展记录,主要侧重在英语教会。而大马教会历史研究重要的学者如Roborogh所构图的中文教会,则脱离实相甚远——语文和数据,都是障碍。 而大马基督教新教的历史研究,同样一片原始。大马教会历史论文集,由马神和天主教研究中心联合出版的Christianity in Malaysia ,1990年初版。现有电子的增修版。该书由多位学者分别撰述主流宗派的简史,为合集。此外,似乎未见什么专论结集出版。 大马教会的历史,毋须什么政治正确或不正确的颠覆,当权者根本什么也不必做,我们就会自动殒灭——教会对国家社会发展建设无论哪一方面的贡献,都会流年似水地流逝,随史料未能好好保存而湮没,遑论有心人去整理研究。 我国神学院的重点投注在培训传道人,尚且常显事繁人少力薄,教会既缺学术研究机构,教会历史研究这全无“生产力”的冷门事工,怎会有人问津呢? 文桥原是个前线的福音机构,并未从事学术研究。只因曾经举办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因此,十多年前,不自量力,忽发狂想,在出版计划中列入一系列的大马中文教会历史丛书,希望能邀得主流宗派,撰写各宗派从设教到2000年为止的历史丛书。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脱离现实的狂想,又如何能够有梦成真呢? 后来,把目标降低,从云里的山腰,降到云下山脚的平地。不能出版各宗派的教会历史专论,至少可以遍请各教会撰写简史和断代史。因此,从2004年开始,文桥举办了“福临禾场——大马华人教会二世纪历史研讨会”。以后陆续办了断代史“最大的福音浪潮涌进来:1948—19XX紧急法令到宣教士撤离”,以及“枝繁叶茂——本土领袖接棒到公元2000年”。 三届研讨会下来,发现大多数宗派会议记录不全、各种资料,佚散者多,保存齐全者少;非中央制的宗派,根本就无法收集各堂会的基本资料。记得有人见过马六甲“红教堂”荷兰改革宗的受洗名册,当中有非洲黑人——被贩卖到此为奴。而中文教会,除了少数如卫理公会,每年年会能够提供详尽的受洗名册,其他宗派,大多阙如。 早期教会有所谓移民社会的心态,同时信徒多为中国南来不识字的佃农贫农,即使在西教士撤退之后,接班的那一代信徒,还是受教育不高识字不多的先辈,缺乏保存资料的意识。可是,时至今日,华人教会的醒觉依旧不高,虽然我们多的是专业人士,教牧同工也从“九号位”(中五)过后进入神学院念本科,到现在献身者大多是大专毕业进入研究院念硕士、博士,情况没有多大改善。教会历史,同哪个个体有切身关系呢?一旦投入事奉,除了少数异数,谁不忙得团团转,甚至Burn out ?大马中文教会如此“宏大叙事”的命题,是现代或前现代的人,才会吃饱没有事干去玩;后现代的人,没这闲情逸致,理他都傻。即使我们已结集出版的三册宝贵史料,没有几间教会愿意购买,遑论收藏。很少人有兴趣知道大马中文教会的历史,因为,许多人连自己的祖父的尊名、祖母的贵姓,生卒年日,也蒙然不知,漠不关心,何况大马中文教会,与我何干? 前年筹划今届的2001—2015年的中文教会发展历史,受邀撰写的教牧同工,仍然面对因为宗派制度问题,以及史料保存问题,困难重重。这十五年的资料尚且难以收集、整理,又如何承先启后,传之久远呢? 汉都亚的历史地位被人取消,叶亚来的地位被人颠覆。我们教会的历史,如果我们不知其不可为而为,知其难而不畏其难,能整理多少,就多少;能保存多少,就保存多少,恐怕不待人灭,我们就自我消失。 为此,要特别感谢各位讲员,大家都是特别忙碌的人,大家都有各自繁重的日常事奉,无论是领导宗派、牧养堂会、负责教学或行政工作,已足够让大家血压高,竟然愿意共襄盛举,肩负起这非常吃力的工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撰写这十五年来教会的发展状况。求主报答您们的劳苦。不过,大家所付出的心血,绝不会白费,无论是现在,是将来,大家所写的,将是我们这时代大马中文教会,最珍贵的史料。否则,大马中文教会所做的一切,在历史中将会一片空白。 虽然举办这“没有生产力”,没有任何现实效应的历史研讨会,收集、整理、出版史料,在热带雨林的赤道国度,是零下30度的冷之又冷的冷门工作,但仍然有一群主内肢体,爱主爱教会,关心大马中文教会,奉献经费,资助这场研讨会,和出版论文集。而我深信,大家费心力收集史料撰写的论文,绝不会像媒体上绝大部份朝生夕死的文章,迅速泡沫化在茫茫的文字海洋大浪中,而会传之久远。因为本地的研究机构、新加坡、台湾、大陆和日本的学者,无论是研究大马华人、大马华人宗教、大马基督教,都在参阅我们所撰写、出版的这几册论文集。 能办成这四届的中文教会历史研讨会,只有感谢主,感谢各位讲员,特别要感谢所有的奉献弟兄姐妹。因为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这十多年来,没有教会及弟兄姐妹看重撰写大马中文教会发展的历史,而愿意奉献支持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使命。愿主报答所有奉献者。 我们举办这热带雨林零下30度的研讨会,还有一群关心大马中文教会的教牧同工长执弟兄姐妹报名参加,让我们倍感温馨,让我们知道吾道不孤,上帝没让我们在零下30度结冰,因为有你们出席,有你们一起来关心。谢谢。
序:不能坐视历史自我消失 黄子(文桥传播中心总干事) 享誉五百多年的马来民族英雄汉都亚(Hang Tuah),已在1999年从历史课本消失。从马六甲王朝灭亡迄今,马来民族英雄,屈指可数,如此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英名盖世的风流人物,既没后浪涌来,为何却和同代英雄如汉惹拔(Hang Jebat)等,一起被浪淘尽呢? 因此,网上言之凿凿:1998年当局请来一组国际专家,掘墓化验骨头,从DNA鉴定两位英雄,是中国人!是明朝派来保护马六甲苏丹的武士。既然是华人,立刻失去历史价值,无论几百年前他们对马六甲王朝的贡献多大,多么英勇地保卫国土和苏丹,也就只能一笔勾消。 此说,马来同胞在网上有异议,但未见当局澄清。因此,益发增加汉都亚是中国人的可信性。 在许多国家,凡政治上不正确的,历史都会重新编写,大马亦不例外。叶亚来纵使离我们不远,开辟吉隆坡的铁证犹在,地位也因此被颠覆。 大马教会在这片土地上,早在唐代马来半岛就出现景教徒的Settlements。明朝葡萄牙天主教在马六甲扎根、明末荷兰人占领马六甲,荷兰改革宗随之立足。以后英国人经营槟城和新加坡,圣公会即服侍信徒,也有福音工作;马礼逊以马六甲为向中国宣教的基地,基督教在马来半岛历史的发展脉络,绝大部份的基督徒,皆一无所知。除了马礼逊牧师及伦敦宣教会的事工,较多他国学者研究之外,其他大马教会的历史发展记录,主要侧重在英语教会。而大马教会历史研究重要的学者如Roborogh所构图的中文教会,则脱离实相甚远——语文和数据,都是障碍。 而大马基督教新教的历史研究,同样一片原始。大马教会历史论文集,由马神和天主教研究中心联合出版的Christianity in Malaysia ,1990年初版。现有电子的增修版。该书由多位学者分别撰述主流宗派的简史,为合集。此外,似乎未见什么专论结集出版。 大马教会的历史,毋须什么政治正确或不正确的颠覆,当权者根本什么也不必做,我们就会自动殒灭——教会对国家社会发展建设无论哪一方面的贡献,都会流年似水地流逝,随史料未能好好保存而湮没,遑论有心人去整理研究。 我国神学院的重点投注在培训传道人,尚且常显事繁人少力薄,教会既缺学术研究机构,教会历史研究这全无“生产力”的冷门事工,怎会有人问津呢? 文桥原是个前线的福音机构,并未从事学术研究。只因曾经举办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因此,十多年前,不自量力,忽发狂想,在出版计划中列入一系列的大马中文教会历史丛书,希望能邀得主流宗派,撰写各宗派从设教到2000年为止的历史丛书。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脱离现实的狂想,又如何能够有梦成真呢? 后来,把目标降低,从云里的山腰,降到云下山脚的平地。不能出版各宗派的教会历史专论,至少可以遍请各教会撰写简史和断代史。因此,从2004年开始,文桥举办了“福临禾场——大马华人教会二世纪历史研讨会”。以后陆续办了断代史“最大的福音浪潮涌进来:1948—19XX紧急法令到宣教士撤离”,以及“枝繁叶茂——本土领袖接棒到公元2000年”。 三届研讨会下来,发现大多数宗派会议记录不全、各种资料,佚散者多,保存齐全者少;非中央制的宗派,根本就无法收集各堂会的基本资料。记得有人见过马六甲“红教堂”荷兰改革宗的受洗名册,当中有非洲黑人——被贩卖到此为奴。而中文教会,除了少数如卫理公会,每年年会能够提供详尽的受洗名册,其他宗派,大多阙如。 早期教会有所谓移民社会的心态,同时信徒多为中国南来不识字的佃农贫农,即使在西教士撤退之后,接班的那一代信徒,还是受教育不高识字不多的先辈,缺乏保存资料的意识。可是,时至今日,华人教会的醒觉依旧不高,虽然我们多的是专业人士,教牧同工也从“九号位”(中五)过后进入神学院念本科,到现在献身者大多是大专毕业进入研究院念硕士、博士,情况没有多大改善。教会历史,同哪个个体有切身关系呢?一旦投入事奉,除了少数异数,谁不忙得团团转,甚至Burn out ?大马中文教会如此“宏大叙事”的命题,是现代或前现代的人,才会吃饱没有事干去玩;后现代的人,没这闲情逸致,理他都傻。即使我们已结集出版的三册宝贵史料,没有几间教会愿意购买,遑论收藏。很少人有兴趣知道大马中文教会的历史,因为,许多人连自己的祖父的尊名、祖母的贵姓,生卒年日,也蒙然不知,漠不关心,何况大马中文教会,与我何干? 前年筹划今届的2001—2015年的中文教会发展历史,受邀撰写的教牧同工,仍然面对因为宗派制度问题,以及史料保存问题,困难重重。这十五年的资料尚且难以收集、整理,又如何承先启后,传之久远呢? 汉都亚的历史地位被人取消,叶亚来的地位被人颠覆。我们教会的历史,如果我们不知其不可为而为,知其难而不畏其难,能整理多少,就多少;能保存多少,就保存多少,恐怕不待人灭,我们就自我消失。 为此,要特别感谢各位讲员,大家都是特别忙碌的人,大家都有各自繁重的日常事奉,无论是领导宗派、牧养堂会、负责教学或行政工作,已足够让大家血压高,竟然愿意共襄盛举,肩负起这非常吃力的工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撰写这十五年来教会的发展状况。求主报答您们的劳苦。不过,大家所付出的心血,绝不会白费,无论是现在,是将来,大家所写的,将是我们这时代大马中文教会,最珍贵的史料。否则,大马中文教会所做的一切,在历史中将会一片空白。 虽然举办这“没有生产力”,没有任何现实效应的历史研讨会,收集、整理、出版史料,在热带雨林的赤道国度,是零下30度的冷之又冷的冷门工作,但仍然有一群主内肢体,爱主爱教会,关心大马中文教会,奉献经费,资助这场研讨会,和出版论文集。而我深信,大家费心力收集史料撰写的论文,绝不会像媒体上绝大部份朝生夕死的文章,迅速泡沫化在茫茫的文字海洋大浪中,而会传之久远。因为本地的研究机构、新加坡、台湾、大陆和日本的学者,无论是研究大马华人、大马华人宗教、大马基督教,都在参阅我们所撰写、出版的这几册论文集。 能办成这四届的中文教会历史研讨会,只有感谢主,感谢各位讲员,特别要感谢所有的奉献弟兄姐妹。因为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这十多年来,没有教会及弟兄姐妹看重撰写大马中文教会发展的历史,而愿意奉献支持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使命。愿主报答所有奉献者。 我们举办这热带雨林零下30度的研讨会,还有一群关心大马中文教会的教牧同工长执弟兄姐妹报名参加,让我们倍感温馨,让我们知道吾道不孤,上帝没让我们在零下30度结冰,因为有你们出席,有你们一起来关心。谢谢。
به شما اطمینان می دهیم در کمتر از 8 ساعت به درخواست شما پاسخ خواهیم داد.
* نتیجه بررسی از طریق ایمیل ارسال خواهد شد
شماره کارت : 6104337650971516 شماره حساب : 8228146163 شناسه شبا (انتقال پایا) : IR410120020000008228146163 بانک ملت به نام مهدی تاج دین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