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前言《六祖壇經》為六祖大師三十七年所說法要的總結,言簡義豐,電台廣播受時間限制未能細說,只做簡介。此次播講著重於經意的發明,為了節省時間,經中名相術語及人名地處不能詳述指明。各地佛經流通處皆有此經註解本,可自參考。我們播講此經目的,是希望社會大眾對佛教有個正確的認識。而佛門四眾同修,由於六祖的開示,可以獲得修學綱要,成就無量功德。經題「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這是本經經題全文。一般習慣略稱「六祖壇經」,或者「壇經」。這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教誡僧徒四眾的語錄,後人尊稱為「壇經」。經題可分為五段來介紹。第一段,「祖師」。他的道德、學問、行事,為後世所宗仰、師法者,才能稱為祖師;創立宗派、教誡一方者,也可以稱為祖師。釋迦牟尼佛傳法給弟子摩訶迦葉,是為佛教禪宗初祖。傳到二十八代-菩提達摩,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成為中國禪宗初祖。達摩傳慧可為二祖,慧可傳僧璨為三祖,僧璨傳道信為四祖,道信傳弘忍為五祖,弘忍傳惠能,是為第六代祖師,通稱六祖。第二段,「大師」。《四教儀集註》云:「大師者,群生楷範。」《瑜伽論》云:「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曰:為摧滅邪穢外道、世出世間,故名大師。」《資持記》云:「大師者,即天人之師;佛十號之一。」從這些定義看,唯有佛能稱為大師。但是在後世,禪宗、淨土宗之僧徒,也尊稱其祖師為大師。第三段,「法寶」。諸佛菩薩所說的妙法,至理可尊,猶如世間之財寶為人所珍愛者,通稱為法寶。第四段,「壇」。封土而高之,稱作壇。這個「壇」,原來是劉宋時代,求那跋陀羅三藏法師所建立,並且他立一個碑,碑上刻有預言,言後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梁武帝時代,智藥三藏在此壇旁邊種植一棵菩提樹,也預言一百七十年後,有肉身菩薩於此樹下開演上乘佛法,廣度無量眾生,是真正傳佛心印的法主。一百七十年之後,惠能大師果然在這個壇落髮,出家受戒。但是六祖說法也是隨緣,哪個地方有請,他就到哪裡去,不一定是在這個壇畔菩提樹下而說。然而,為了紀念這個壇的緣故,後人集祖師一生所說法語,總稱為《法寶壇經》。第五段,「經」字。「經」字有「貫攝常法」四個意思。言說文字,含載永恆不變的真理法則,而能為九界眾生遵循,得以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者,就稱為經。合起來講,這一本就是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所說的語錄,後人敬稱為《壇經》。這是經題大意。六祖惠能大師,俗姓盧,父親名行韜,母親李氏。六祖生於唐朝貞觀十二年二月初八,廣東新興縣人。大師三歲時父親過世,家境清寒,沒有機會讀書,是個不識字的人。但他聽人讀誦,就能悟知其中義理,不但解悟且是實證,是聞、知、證同時;換言之,他同時具足三學、三慧,與世出世間先知先覺、大覺聖哲相契合。大師於三十七年教學中,實則是將世出世間的聖學發揚光大。聖學是真正自覺的學問,後世學者徒慕聖學,然不得其門而入。六祖的教學深入淺出,言簡義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一一法門,具足無量妙義,一一妙義,發揮諸佛無量妙理。《華嚴經》云:「即彌勒樓閣中,即普賢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財,於一念間圓滿功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唯願讀誦受持者,共入華藏大圓覺海,續佛祖師慧命,負起普救眾生的大責大任。《壇經》開頓教之門,五宗之所自出,流通一千三百多年,遍及海外。是以版本很多,丁福保居士所見到的就有十多種,其中被後人所篡改處很多。我最初看的是丁福保箋註本,以後也曾經見過七種不同版本,其中以《普慧大藏經》曹溪原本最善。此次宣講,依曹溪本為主,並參考流通本及敦煌本。六祖二十四歲接受五祖忍大師衣缽,三十九歲出家受戒,說法利生三十七年。六祖將示寂時,指示門人法海等,說:「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根據此段記載,「法寶壇經」四個字的經題為六祖自己所立。這部經確為六祖一生傳法,由門人所記錄的總結。
前言
《六祖壇經》為六祖大師三十七年所說法要的總結,言簡義豐,電台廣播受時間限制未能細說,只做簡介。此次播講著重於經意的發明,為了節省時間,經中名相術語及人名地處不能詳述指明。各地佛經流通處皆有此經註解本,可自參考。我們播講此經目的,是希望社會大眾對佛教有個正確的認識。而佛門四眾同修,由於六祖的開示,可以獲得修學綱要,成就無量功德。
經題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這是本經經題全文。一般習慣略稱「六祖壇經」,或者「壇經」。這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教誡僧徒四眾的語錄,後人尊稱為「壇經」。
經題可分為五段來介紹。第一段,「祖師」。他的道德、學問、行事,為後世所宗仰、師法者,才能稱為祖師;創立宗派、教誡一方者,也可以稱為祖師。釋迦牟尼佛傳法給弟子摩訶迦葉,是為佛教禪宗初祖。傳到二十八代-菩提達摩,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成為中國禪宗初祖。達摩傳慧可為二祖,慧可傳僧璨為三祖,僧璨傳道信為四祖,道信傳弘忍為五祖,弘忍傳惠能,是為第六代祖師,通稱六祖。第二段,「大師」。《四教儀集註》云:「大師者,群生楷範。」《瑜伽論》云:「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曰:為摧滅邪穢外道、世出世間,故名大師。」《資持記》云:「大師者,即天人之師;佛十號之一。」從這些定義看,唯有佛能稱為大師。但是在後世,禪宗、淨土宗之僧徒,也尊稱其祖師為大師。第三段,「法寶」。諸佛菩薩所說的妙法,至理可尊,猶如世間之財寶為人所珍愛者,通稱為法寶。第四段,「壇」。封土而高之,稱作壇。這個「壇」,原來是劉宋時代,求那跋陀羅三藏法師所建立,並且他立一個碑,碑上刻有預言,言後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梁武帝時代,智藥三藏在此壇旁邊種植一棵菩提樹,也預言一百七十年後,有肉身菩薩於此樹下開演上乘佛法,廣度無量眾生,是真正傳佛心印的法主。一百七十年之後,惠能大師果然在這個壇落髮,出家受戒。但是六祖說法也是隨緣,哪個地方有請,他就到哪裡去,不一定是在這個壇畔菩提樹下而說。然而,為了紀念這個壇的緣故,後人集祖師一生所說法語,總稱為《法寶壇經》。第五段,「經」字。「經」字有「貫攝常法」四個意思。言說文字,含載永恆不變的真理法則,而能為九界眾生遵循,得以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者,就稱為經。合起來講,這一本就是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所說的語錄,後人敬稱為《壇經》。這是經題大意。
六祖惠能大師,俗姓盧,父親名行韜,母親李氏。六祖生於唐朝貞觀十二年二月初八,廣東新興縣人。大師三歲時父親過世,家境清寒,沒有機會讀書,是個不識字的人。但他聽人讀誦,就能悟知其中義理,不但解悟且是實證,是聞、知、證同時;換言之,他同時具足三學、三慧,與世出世間先知先覺、大覺聖哲相契合。大師於三十七年教學中,實則是將世出世間的聖學發揚光大。聖學是真正自覺的學問,後世學者徒慕聖學,然不得其門而入。六祖的教學深入淺出,言簡義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一一法門,具足無量妙義,一一妙義,發揮諸佛無量妙理。《華嚴經》云:「即彌勒樓閣中,即普賢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財,於一念間圓滿功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唯願讀誦受持者,共入華藏大圓覺海,續佛祖師慧命,負起普救眾生的大責大任。
《壇經》開頓教之門,五宗之所自出,流通一千三百多年,遍及海外。是以版本很多,丁福保居士所見到的就有十多種,其中被後人所篡改處很多。我最初看的是丁福保箋註本,以後也曾經見過七種不同版本,其中以《普慧大藏經》曹溪原本最善。此次宣講,依曹溪本為主,並參考流通本及敦煌本。
六祖二十四歲接受五祖忍大師衣缽,三十九歲出家受戒,說法利生三十七年。六祖將示寂時,指示門人法海等,說:「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根據此段記載,「法寶壇經」四個字的經題為六祖自己所立。這部經確為六祖一生傳法,由門人所記錄的總結。
به شما اطمینان می دهیم در کمتر از 8 ساعت به درخواست شما پاسخ خواهیم داد.
* نتیجه بررسی از طریق ایمیل ارسال خواهد شد
شماره کارت : 6104337650971516 شماره حساب : 8228146163 شناسه شبا (انتقال پایا) : IR410120020000008228146163 بانک ملت به نام مهدی تاج دینی